您的位置:首页 >超级攻略 >

传控真的已死? 只是已经步入新的境界

时间:2022-10-18 11:12:04 来源:赵黑

今天,足球天空小毅给大家分享赵黑带来的《传控真的已死? 只是已经步入新的境界》。

这几天,网上很多资深球迷讨论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用四个字概括就是:传控已死。

这个结论的论据在于,根据数据统计,本届世界杯场均控球率最高的五支队伍:西班牙、德国、阿根廷、沙特和瑞士都已经出局。

尤其是,控球率最高的两支队伍,西班牙和德国,他们的表现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德国队被认为是只知道倒脚,根本突不进去也打不出有效的进攻。而西班牙队则被认为是过多主动的横传和回传,看的让人昏昏欲睡,自己也被俄罗斯人送回了家。

那么,传控足球是不是真的过时了,是不是真的传控已死呢?

其实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传控足球。

在我个人看来,从前的足球风格大致有三类。

一是传控为主的风格,包括多年以前的巴西桑巴,阿根廷探戈,荷兰水银泻地的全攻全守以及前南地区队伍的层层推进等等。

其二是爱走上三路,长传空袭为主的足球。这种风格,早期的英式足球,北欧足球,以及某一阶段的德国足球都是代表。

还有一种就是防守反击了。早年间的防守反击,大抵就是龟缩不出洞,抢下球大脚朝前开,前面顶一匹快马捡机会这样的。

早年间不同的足球风格之间泾渭分明,自成体系,很容易区分。

但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

随着国际足球的发展,如今的足球在我看来大概有这么三个趋势。

第一,不同的足球风格正在相互融合,自成体系的情况正在慢慢减弱。

脚下技术和传控实际上是一切足球风格的基础,你比如说冰岛这样的球队,看似高举高打,但也不是传统的英式足球。他们在推进各反击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也是以简洁的地面传球为主,球队里每个球员的技术也都比较扎实。只是在到了三十米区域的时候,才是以两边传中和手榴弹的战术设计为主——但实际上, 冰岛也是有不少中路进攻的,比如2016年欧洲杯冰岛在淘汰赛中逆转英格兰的那个球,就是中路渗透。

而所谓防守反击的打法,也开始逐渐建立在技术和控制的基础上,而不是一拿到球就盲目的大脚解围。你比如秘鲁就是典型的防守反击打法,但你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传控也很棒。而韩国战胜德国的那一场,显然是防反,但他们在自己禁区前断球后,也是会经过传导才向前快速推进的,并不会第一时间起球。

第二,整个国际足坛的防守强度正在越来越大。这个不用多说,大家都心里有数。

第三,由于防守强度加大,防守技巧和战术也日趋成熟多样,这就要求攻防的进攻要更加快速和直接,尽量抢在守方完全落位以后去打阵地攻坚,这在现代足球里比较难。所以最近几年开始流行一个新名词:转换速度。其实就是守转攻的速度。这里面比较典型的瑞典,他们在和瑞士的比赛中尽管处于守势,但断球之后们几乎只用两三脚就能够快速打到瑞士腹地,转换节奏之快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这里面的关键,影响和决定这些变化的,其实都是传控,都是脚下的技术能力。

我这么理解所谓的传控足球,在如今大家基本传控能力都不太差的情况下,喜欢进攻并且技术能力优秀的球员比较多的球队,会被视为是传控足球。比如西班牙,比如德国,再比如巴西。

而其他球队的整体能力相对差一些,可能只有一两名核心球员的传控能力特别优秀,像冰岛只有西古德森,像瑞典就看福斯贝里,就很显然的不被看作传控足球。而他们的主教练在设计战术的时候就会相对减少控球,更加重视防守和转换速度。

但说到底,传控足球也是足球,要取胜就必须得分,要得分,掌控节奏能够给出穿透防线的妙传的节奏大师和能够撞开或者钻透防线的得分手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元素。

我们回溯历年来那些具有统治力的球队,无比如此。98年的法国看似进攻不强,但中场有齐达内和德尚这样的大师,锋线上吉瓦什虽然效率不高但是一把好的撞城锤,再辅以亨利特雷泽盖等人已经足以。2002年的巴西,自带三名大师。2006年的意大利有皮尔洛托蒂托尼。2010年的西班牙拥有两名节奏大师伊涅斯塔和哈维,以及锋线尖刀比利亚。四年前的德国,拥有巅峰组合克罗斯赫迪拉,以及锋线上的克洛泽和格策。

我们再想想今年的德国,克罗斯和赫迪拉已经过了巅峰期,克洛泽坐在教练席,格策干脆没带,唯一的撞城锤戈麦斯得不到重用。也就那怪德国只能不停的倒来倒去却根本打不穿对手的防线了,进攻上过于依赖后卫插上,基米西个博阿滕都长期在前场,被人反击也是合理的。这不是德国队的传控已死,而是德国队的队魂已死,没有节奏变化,也没有攻城利器。

再看西班牙,其实他们明明拥有节奏大师伊涅斯塔和撞城锤科斯塔,是具有走得更远的可能的。但临阵换帅,耶罗的能力比较有限。西班牙打葡萄牙,他们的节奏控制和锋线利器都表现出了高水平,但在对阵俄罗斯的比赛中,耶罗弃用了节奏大师伊涅斯塔,并在球队最需要攻坚的时候换下了攻城锤科斯塔,这样一来他们难免只能围而不打,只能在外面蹭蹭,只能在昏昏欲睡的节奏中安乐死去……

实际上,传控并非已死,传控只是升级。

在这个防守凶悍的年代,确实需要更加强调转换速度。因此传控打法也需要改进,变得更加直接,变得更加快速。巴西和比利时都是传控打法,明晚他们就会迎来直接对决。

比利时的传控最讲究的是速度,为了速度他们甚至牺牲了中场控制——尽管他们有大师德布劳内。一味追求速度和忽略节奏变化让比利时在对阵日本的比赛中非常难堪,不过听说他们对阵巴西会有新的调整,比如费莱尼的首发,这意味着比利时不会一味的快,会变得更加立体。

而巴西,则是目前看到的把传控打法升级得最好的球队。他们每个人都有极强的个人能力都能带球突破一阵,却偏偏打得简单直接,看到空档马上就是一脚直传。他们能穿能控,却偏偏强调高位逼抢,在断球的一瞬间就会打起快速转换和快速反击——这样一支传控为主但转换更快的巴西,着实可怕。

法国、英格兰和克罗地亚,虽然个人能力不如巴西,但也都类似巴西,是更为实用和快速的传控。

传控不死,只是升级。

明晚四分之一决赛,巴西比利时和法国,都会向你证明这一点。

好了,关于传控真的已死? 只是已经步入新的境界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