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赛场分析 >

一龙和邹市明也拯救不了的中国搏击,真的凉了吗?

时间:2022-10-03 09:20:04 来源:搏击周评

今天,足球天空小毅给大家分享搏击周评带来的《一龙和邹市明也拯救不了的中国搏击,真的凉了吗?》。

把时间往回拨到2016年,搏击真火。

UFC以40亿美金创下体育史上最大收购案,ONE冠军赛跟海丽凯资本把酒言欢,Glory荣耀格斗更是抱上了姚明的大粗腿。

国内搏击品牌日子也顺畅的像是吃了泻药,随便一笔融资都是8位数起,全年融资额度接近3亿。不拿个几千万融资,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但过去一年里,搏击品牌少有成功融资的消息。搏击圈处于培养市场的烧钱时期是共识。

门票收益聊胜于无,版权交易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个行业一年没有资金入场,各环节的压力可想而知。国内高端赛事数量迅速减少是每个人的切身感受。

在这个奇妙的转折点上,此前在中国市场一直被本土品牌抢了风头的国际赛事优势凸显。中国品牌三年来烧钱如烧纸,却帮国外品牌入华铺平了道路。

在人才上,在中国平台上成长起来的一大批运动员被UFC、ONE和Glory纷纷签下,光组团进UFC的就多达十人。

拳迷审美被培养的越来越高,直至与国际无缝对接,一转眼也都成了国外品牌铁粉。

比赛缩水、优秀拳手外流,中国搏击要凉了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找到搏击“降温”的原因所在。

成也炒概念,败也炒概念

在国际上,搏击是一门好生意。

在2018年福布斯体育运动员收入排行榜中,梅威瑟不仅力压梅西、C罗成为第一号大佬,梅老板的“捧哏”UFC嘴炮康纳也位居第4名。

搏击浑身上下散发着“有钱”的气息。

有钱的地方,自然有资本。中国搏击的快速崛起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推。

UFC大口吃肉的背后是十多年的苦熬,体育是个慢生意,资本则要追逐风口。

既然不想等待,那就要秉承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快马加鞭、一日登天”的放卫星传统,炒起概念——从诞生起,中国搏击就是世界第一。

怎么做世界第一?三步走:

花最多的钱;请最贵的人;在中外行业媒体造舆论。

核心技巧就是:“拿到对方的账户,打钱”,难度系数0.1。

这么做的好处有两个:

拳手成长起来了。不差钱的比赛滋润了搏击行业各个环节,特别是大量拳馆诞生,夯实了行业基础。拳迷成长起来了。搏击自媒体跟随赛事一同崛起,尽管夹杂着一批收钱写黑稿的无良自媒体和写手,但认真做内容的媒体毕竟是多数,客观上提升了搏击粉丝的认知和欣赏水平。“一龙酒量惊人或用醉拳对付播求”这样的千古奇文越来越少。

这么做的坏处只有一个:

市场越来越小,为资本寒冬埋下隐患。

受到资本热捧的时候,搏击一口气烧了几个亿。当真是“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

但钱烧了,用户却越来越少了。

以最支持搏击的爱奇艺为例,在历年合作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到搏击单期节目点播量有不小的下滑。2015年搏击单期点击还频频能超过200万,如今滑落到100万左右。

至于电视收视不谈也罢,打开率缩水是大趋势,靠搏击节目逆天改命不现实。

按理说,烧完钱,用户应该成倍增加,出现这种情况,点解呢?

一龙和邹市明是大众影响力最大的两位搏击明星。但在专业搏击粉丝眼中,这两人并不受待见,这就是大众与专业粉丝的审美差异。

诚然,专业是值得尊敬的,但如果专业等于商业本身的话,那么论文集就应该是畅销书NO.1。

完全以专业拳迷审美为导向,那么那些不够专业的观众只能用脚投票。

专业的人永远是少数,用专业导向的内容来筛选观众,人数越来越少是必然结果。专业拳迷的消费意愿如何呢?看看在送票的赛事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烧了几个亿,得到一个更小的市场,一个消费意愿依旧是0的结果。凉,是必然。

概念和口号只能一时爽,真正重要的,是用户和市场。

变现困境,真的无药可解?

无论是流量还是IP价值,最终都是为了变现。无法盈利,在资本眼中便是罪无可赦。

搏击涉足服饰、游戏、影视、健身领域都不能算是IP衍生发展,都是实实在在的跨界,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核心竞争力,类似乔丹想靠着名气改打乒乓球,难度可想而知。

搏击赛事要想盈利,有两个方向。

学UFC,做专业粉丝的生意,拼的是高价值用户。

搏击赛事谁爱看?这个人群的购买能力怎么样?如何为他们定制愿意付费的内容?付费产品形式是怎样的? UFC付费电视以50美金计算的话,别说100万粉丝,只要10万粉丝购买就能保本。

中国搏击这两年也在迎合专业粉丝,为了迎合不到100万的铁杆拳迷,内容上“去大众化”。很多年过而立的国际拳手能在中国市场一边发挥余热,一边大把捞金,就是因为专业拳迷的情怀供养。用户数量少了,但在打开钱包的意愿上却没有任何提升,对于赞助商来说触达面小,商业价值低,自然也缺乏投广告的动力。

此路证明走不通,还有一路,学日本。

日本做搏击有两大利器。

1 娱乐内容

既然专业粉丝小众,那就将搏击做成大众娱乐内容,扩大粉丝面,再从中筛选出有消费能力的用户,进行情感消费。

2003年12月31日,K-1明星Bob Sapp KO前相扑横纲曙太郎,即时收视率超过40%,打倒红白歌会。

这比赛从技术含量上来说,并不比一场地铁抢座打斗更高,跟UFC差了600多个档次。

有人会说不专业,贻笑大方。但搏击原本就是娱乐,这种比赛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让他们愿意去了解搏击,是一种市场开拓的手段。

娱乐化永远不会替代专业性,相反会让专业的人变得更有价值。

吴亦凡一边尬唱“你看这个碗又大又圆”,一边为嘻哈带来上亿流量,硬生生把中国最小众的音乐类型变成最受欢迎的生意,就是一个例子。

鹿晗和关晓彤尬打的《甜蜜暴击》首播收视率破二,虽然严格意义上说是打着格斗旗号的舞蹈片,但带动年轻人对格斗的正面评论数量之多,创造历史。

对比之下,中国搏击以“专业化为唯一”导向的思路需要调整。

争取大众市场,才会有更多的流量和盈利机会。如何争取大众市场?就是第二点。

2 文化包装

搏击跟足球、篮球不同,高对抗性和直接受伤的风险性注定不能全民打擂。

搏击的本质是提供刺激的内容,就像真人实战功夫片,带着天生的偶像属性。偶像的经济效益,不用赘言。从魔裟斗到中国搏击还在用的播求,日本盛产偶像。

搭一个擂台,放上土嗨音乐,找2个比基尼美女举牌,聚光灯一打,让两个人在上面互殴就能出偶像?段子都不敢这么写。

体育是青春、热血和梦想的集合体,重要的不是谁拿了冠军,体育的文化属性才是打破圈层、打动大众市场的关键。

都说2018是偶像元年,唱个歌跳个舞都要“掰头”,机器人都来打擂,搏击这么酷的事情,怎么就越做越没人看呢?

因为缺乏文化包装。

内容如果没有独特性,就没有壁垒。搭台、请人打、发金腰带,三个步骤重复一百年也不会出偶像,更没有独特辨识度的品牌价值。

偶像需要打动观众,用文化来打动。体育用大众艺术方式引起共鸣,突破圈层文化,能影响几代人。

世界杯期间,日本队与《足球小将》的故事刷屏。
1990年《灌篮高手》在日本刮起了篮球热潮,在连载结束的1996年,日本篮球竞技人数超过100万人达到有史以来的顶峰,“灌篮高手奖学金”培养了6名日本职业篮球B联赛球员,真正做到一部漫画改变了一项运动。
搏击文化同样有魅力。2018年《MEGALO BOX》这部拳击题材的动画片火爆亚洲,在B 站引发年轻人追捧,豆瓣近万人评分8.9。

中国运动员包装还停留在底层人士改变命运的《洛奇》时代,玩的是忆苦思甜那一套,都什么时代了,连朱军都不玩这一手了。要么是另一个极端,美女豪车加夜场DJ的暴发户风格。这叫什么文化,一点都不酷好不好。

在中国,搏击同样不是专业拳迷的特权,一部《格斗西游传》只画了一场MMA比赛镜头,就在腾讯漫画数据榜登顶排名第一,人气超过百万,说明中国同样有巨大的搏击内容文化市场。

搏击凉了吗?最近2个月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我觉得问题本身不太对。

搏击热过吗?

当人们在感叹搏击明星越来越少的时候,说明拳手生态还没有建立好。
当搏击节目点击量跟股市一样跌跌不休的时候,说明市场方向肯定有问题。
当国内赛事呈现风格越来越像的时候,说明大家还没有找到竞争壁垒和文化属性。

中国搏击从没热过,只是有过热钱。

巨大的大众市场还在冬眠,调整方向看过去,这还是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

人们不是不喜欢搏击,他们只是还不知道,搏击除了专业之外,还能有多酷。

当搏击的文化内容能打动大众的时候,搏击就能真正的热起来。(文/沈诚)

『搏击周评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更多热辣内容请关注@搏击周评,搏击其实很酷哦~

好了,关于一龙和邹市明也拯救不了的中国搏击,真的凉了吗?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