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向南100多公里,一座新城拔节生长!(组图)
春天来了,一切都在盛开。北京以南100多公里,一座新城正在生长。
2017年4月1日,新华社获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一项千年大计,是一项全国性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指导和指导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求在新区建设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基准。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2021年4月28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正式揭牌,成为首家在雄安新区注册的央企。
目前,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前3家国企已完成总部选址,即将开工建设;各项救援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这是2021年7月1日拍摄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是建立雄安新区的初衷。
新区设立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重点承接北京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和金融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条件者一律不予录取。
五年来,从完成顶层设计到大规模实质性建设,未来之城从一张“白皮书”稳步发展。现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城市功能与推进建设同步的重要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面正在慢慢展现。
这是3月25日拍摄的北海幼儿园雄安公园(无人机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时光倒流5年前。
2017年2月23日上午,华北平原,初雪。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南海出发,驱车100多公里,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考察规划新区核心区概况。
在大王镇小王营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片开阔的田野,眺望远方。这是规划中的雄安新区起步区的核心地块。
当天中午,在安新县召开了小型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这是雄安新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雄安校区项目建设工地,3月29日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新时代呼唤大战略,大战略需要大量资金。
京畿是重要的地方,紧邻渤海,拥抱“三北”。是北方地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京津两极太“肥”,周边中小城市太“瘦”,特别是河北与京津发展水平差距大,城市体系结构不平衡。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方式。
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需要放眼北京之外,以更大的空间格局来看待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国际经验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基本采用“跳出”建设新城市的方式;从我国的经验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设了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有力地推动了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是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集聚地的重要举措。
在雄安新区聚村变电站智能充电区内,一台可以插拔枪的机器人为电动汽车充电(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从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到部署雄安新区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使命感,有谋略、协调部署,深入地方巡视调研,主持在许多会议上进行研究和部署。实施,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和指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北京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市的建设,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的新选择。”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将着力建设这两个新城,形成北京发展的新框架,是千年大计,也是全国大事。”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新区。
千年大计必须经得起历史考验,体现时代风貌。
制定计划并行动雄安新区体育中心项目,先计划。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无论是规划编制要坚持的理念,还是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他都亲自规划、及时指导每一个重大问题,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提供基本指引,指明工作方向。
早在筹划新区建设时,习近平总书记就郑重警告:雄安新区将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我们必须坚持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2018年2月22日,中南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听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筹建情况汇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创造了深圳的速度。40年后的今天,设立雄安新区,要瞄准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两步走”目标,打造“两步走”目标。雄安品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典范。
2018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4月21日,规划纲要全文公布。
这是雄安新区聚村变电站“碳峰、碳中和”监测平台(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2019年1月,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河北雄安新区。
在“千年美丽林”中,习近平总书记驾车穿越林区,查看树木生长情况。看着摇曳生姿的树苗,他欣喜地说:“让它们和雄安新区一起慢慢成长吧。不要贸然进入,不要搞临时形象工程。碧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雄安新区。”面积。就是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
在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谈及雄安新区处理城市与湖泊关系的努力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时的选址是“保护好白洋湖,不破坏白洋湖。城市和湖泊应该是相得益彰,相得益彰。”
如今,“千年美林”项目共植林45.4万亩,雄安郊野公园、悦榕公园等一批优质休闲设施投入使用利用,雄安新区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32%。%,营造“城在林,人在景”的情趣。
雄安新区千年美丽林的工作人员正在修剪树木(3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雪峰 摄
离秀林不远,白洋淀新芦苇吐绿,水鸟飞舞。滇区水质由劣Ⅴ级提升为综合Ⅲ级,鱼类恢复到54条,鸟类达到230只。白洋淀生态环境管理和水质发生历史性变化, “华北之肾”功能加快。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
从空中俯瞰今日雄安——
这是一个满是塔式起重机、如火如荼的建筑工地。高峰期,10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陆续推进。雄安建设者不断创造“雄安品质”,用心血和汗水描绘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新画卷;
这是一座蓝绿交织、水城融为一体的美丽城市。城市与湖泊相互映衬。“千年美林”与雄安新区一起慢慢成长……
工作人员介绍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地下管廊(2019年8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建设是一项历史性工程,要保持历史耐心,要有“成功不需要我的”的精神境界。
建设,规划先行;开始,生态第一。5年来,“成功不一定是我”的历史耐心,这种“快”与“慢”的辩证法,在雄安新区表现得最为深刻。
雄安计划瞄准千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开工前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清楚”,“精心保管,不留历史遗憾”。
60余名院士、200余个国内外团队、3500余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了新区规划体系的制定;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为指导,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和起步区已经形成。以26个专项规划为基础,以4个综合规划为重点的“1+4+26”规划体系、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功能得到缓解,为实现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11月13日,雄安新区“千年秀林”9号地块种下第一棵树。
建城前,先种绿植。这片万众瞩目的土地,似乎在五年前的一场雷雨过后,又重新归于沉寂,但树木却一棵一棵地种下,白洋淀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系统生态治理。
这是雄安新区悦榕公园3月28日摄(无人机摄)。新华社记者罗雪峰摄
慢换快。
2019年1月,在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审阅了展板上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至此,雄安新区“1+N”规划体系基本建立。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两年,一砖一瓦搬不动。现在有了蓝图,雄安已经从顶层设计阶段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今年可能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局面。”
随后在北京市副中心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设计成果充分吸收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并使用法律法规。确保将蓝图完成到底。
规划前建设,管控前发展,高瞻远瞩,起点更高,标准更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一批标志性工程,承担北京非首都功能降级,开工建设一批交通、水利、公共服务等重大基础设施,让各界人士和新区人民看到变化。
这是3月28日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旅游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今天的雄安新区,京雄城际铁路与北京直接相连,周边道路、区域连接道路骨架、生态廊道、水系等城市“四大体系”基本形成,城市框架已全面开放;榕东片区基本建成。容西、雄东、藏港等地区进入平稳发展期,启动区、启动区重点项目建设有序,城市雏形加速形成。
地上的城市在成长,地下的城市正在形成。
在雄安,蛛网式电缆已不见踪影,水、电、气、热、网等市政基础设施管线全部集中在地下综合管廊,统一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从第一个基坑的开挖开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就贯彻到了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模范之城也是智慧之城。
新区每建设一座建筑,数字雄安平台上就会生成一座数字建筑。现实中,即使更换路灯,也能显示出来。每栋楼都经过计算,交付的材料直接组装,不会浪费一厘米的钢筋。
写作是世界的视野,写作是时代的标杆。
这是3月28日拍摄的雄安新区郊野公园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划定发展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两条线相融合,努力建设绿色、森林、智慧、水城相结合的新区。”
“要尊重城市发展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发展步伐,扎实推进,一个接一个。”
“这件事是不可逆转的工作,所以工匠精神必须发扬光大,精心推进。”
...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着力打造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2021年12月30日,北京支持雄安新区“三校一院”交钥匙工程——北海幼儿园雄安园项目。
北京四中世家小学和雄安校区竣工,雄安宣武医院一期主体结构封顶;创业区体育中心、大学公园图书馆等重大公共服务标志性项目开工建设...
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与建设同步推进的阶段,雄安新区的各项重点任务都是滚石上山、跨过障碍、攻坚克难。
未来之城,加速走向未来。
尊重城市建设发展规律,扎实工作,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向雄安释放——
这是3月23日拍摄的雄安新区榕东片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救济是一种双向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处理深层次矛盾,更要讲究方法方法,内部职能重组和外向救济转移是双向的力量。” “雄安新区是外向力量,北京是双向力量。” 向内调整,优化核心功能,做好‘白菜心’。”
当前,新区建设聚焦创业区“主战场”,推动创业区各项要素集聚。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北京市各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将相关非首都功能提升至雄安新区。分阶段分批建设,着力形成“十四五”时期。批复对标项目,为深入实施中长期救灾任务奠定基础。
“时刻牢记雄安新区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场所的初心使命,推动救助项目优先向新区启动区推进,形成形成规模效应,聚集人气,把创业区打造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优质样板。”该负责人表示。
聚焦创新、改革开放,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增长极——
在雄安新区智慧交通示范项目现场,通过“5G+北斗”无人商务运营平台,统一调度无人穿梭车、无人零售车、无人扫地车、巡逻机器人等无人车、机器人. 全部实现无人操作。
智能、绿色、创新是雄安新区聚焦的亮丽名片。“要坚持‘世界视野、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着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协调发展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赋予雄安新区发展自主权,只要有利于雄安创新发展,就应给予全力支持。
这是3月28日拍摄的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无人机摄)。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2018年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要赋予雄安新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在创新发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率先尝试突破,成为全国发展的典范。
完善建设筹资机制,完善多主体住房供给政策,全力提升创业办学效率……作为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雄安新区制定了一系列机构改革创新清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新时代宜居的“人民城市”——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市民需求出发,做到适度密度、绿色低碳、回归本源,提供宜居环境、优质公共服务,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简化职能转移。” 新区规划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了这一点。
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建筑风格设计、安全便捷的三层道路系统、推窗见绿、开门入园的景观环境……融东区首个集中式雄安新区建成区,已搬迁4万多人,上千人。其余建筑全部建成后可容纳17万人。
熊安荣和双文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玩耍(3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雪峰 摄
这将是一座令人耳目一新的城市:公共交通顺畅,步行方便,城市周围森林与碧水交织……
这将是一座更宜居宜业的城市:周到的公共服务设施,优质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公共资源,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
这将是一座汇聚当代智慧的城市:先进的城市理念扎根,创新改革模式展示雄安新区体育中心项目,前沿创新发展见证时代……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大历史观,保持历史耐心,一项又一项工作,年复一年,确保一张蓝图贯彻到底,奋力拼搏打造“雄安品质”,雄安新区着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
一侧城、两轴、五组、石景园、百花田、千年森林、万清波……一座充满活力的未来城市,令人期待。
文字记者:李凤双、安北、高静、张涛
视频记者:孙彪、范世辉、岳文婷、曲兰娟、崔小星
海报设计:孙瑶
-
中国雄安集团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发布第三方审图服务比选公告
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