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前线报料 >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招生简章

时间:2022-07-11 18:04:11 来源:网络整理

成都体育学院是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的学院。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体育院校。学校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市区,毗邻中外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拥有体育训练场地、教学、科研和实验设备、图书文献保障、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励精图治、筑强未来”的校训,秉承“传统办学塑造风格,改革创新凝聚活力”的办学理念,多元化服务扩大影响,内涵发展更上一层楼”。具有鲜明的“以体为本、渗透运动医学、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一、招生专业介绍 体育训练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工地)

体育训练项目始建于1986年,是我国最早开展体育训练项目的高校之一。体育训练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共有教师123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16人。团队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术关系结构较为合理,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四川省名师、博士生导师20余人。本专业紧紧围绕学校“以体为重、体医入药、体文结合”的办学特色,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的办学特色。以人才为本”,不断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厚本、重实践”的教学理念。体育训练专业现已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不断优化体育训练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省竞技体育实验教学中心和省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专业课程体系” 《乒乓球》是全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球》、《举重》、《田径》 cs”、“篮球”、“足球”、“排球”和“游泳”等7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细化了一大批主干课程,从制度层面和师资层面保障了本科教学的高质量。本专业教师主持编写国家级十一五、十、十二五等各级专业教材40余部。本专业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得多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体育训练专业已形成教学、训练、科研相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运动成绩和教学质量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本专业共培养国际运动员7人,体育运动员47人,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金牌36枚、银牌25枚、铜牌20枚。本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单独招生。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现代教育和健康理念,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意识,系统地掌握专项运动教学、训练和比赛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专项运动技能、运动训练指导和比赛组织能力,能胜任高水平球队、各级学校、体育俱乐部、专项运动教学工作、培训和竞赛组织工作“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课程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运动训练、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管理、运动材料选择、运动竞赛、郑氏推拿、体能训练、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基础体育理论、体育训练研究与方法、重大项目理论与实践。就业方向:高水平运动队、各级学校、体育俱乐部、特色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组织。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士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招生简章

电话:(028)85090554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工地)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原武术专业)是我国首批开设的专业之一。现有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余人,博士(生)5人,博士后2人,博士生导师3人。 ,20多名国际裁判和国家裁判。其中既有在武术界享有盛誉的中老年教师,也有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得金牌的一代新秀,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团队。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课题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撰写的多篇论文曾在全国获奖。国际、国内武术研讨会,出版学术专着、教材等50余部。该专业已培养研究生300余人,武术运动员80余人。武术套路、散打、健身气功队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多次在国际、国内武术比赛中获得金牌。本专业国际交流频繁,先后接待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爱好者前来学习。同时,本专业师生受邀在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讲学、任教、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承担裁判工作。 、伊朗、日本、加拿大、贝宁等足球体育单招分数对照表足球体育单招分数对照表,为促进国际武术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本专业实行全国分招生。

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掌握武术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具备“郑怀先武术”和“峨眉武术”的技术特点,富有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从事以武术为主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和科学研究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

课程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武术史、中国武术概论、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社会学、运动科学研究方法、健康教育学、郑氏推拿、传统运动养生理论与实践、民族民间体育技术与理论、舞龙舞狮、武术理论与实践、郑怀贤武术精髓、峨眉武术、武术表演理论与实践、外国格斗、中国摔跤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去大、中、小学、公安、军队、各级体育局及武术学校、武术运动队、武术俱乐部及体育相关企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士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招生简章

电话:(028)85095603

二、录取对象及要求

1.根据高考报名要求,考生必须参加学生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根据各省招生要求考试机构)。

2.具有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职称。 2021年报考考生等级证书审批日期为:冬季项目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其他项目为 2011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2 月 28 日。 3.运动训练专业:招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项目:田径、篮球、排球、沙滩排球(双人)、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花样游泳、体操、技能、艺术体操、举重、自由式摔跤、高尔夫、跆拳道、攀岩;招收一级及以上运动员:划船、皮划艇、水球、跳水、垒球、棒球、曲棍球、柔道、拳击、射击、射箭、空手道(新)、速滑、短道速滑、冰球、跳台滑雪、单板滑雪。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招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武术套路、武术散打;

招收一级及以上运动员的项目:中国摔跤。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招生简章

4.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体检指南》的要求。

三、招生计划

2021年体育训练、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招生总人数计划:800人。

注:以上方案为拟定方案(含推荐运动员),以上级部门发布的正式方案为准。面向全国招生,未列入省级计划。

四、考试报名

1.在“中国体育文化教育网”或“体育教育联盟APP”的体育单项招生管理系统中统一报名、报名、缴费,具体报名时间:冬季项目:报名时间为2020年12月1日至1月1日12:00报名时间为2021年1月1日至1月5日12:00其他项目报名时间为2021年2月1日至3月1日12:00报名时间为2021年3月1日至3月10日12:00

五、考试

(一)文化考试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招生简章

1.文化考试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政治。

2.文化考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考生报考高考的标准化考场。详情请见文化考试准考证公告地址。

3.考生请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体育文化教育网()体育单考系统,打印文化考试准考证。

(二)体育专项考试

1.体育专项考试满分100分。考试分项采用全国和地区统一考试方式。国家体育总局委托高校负责组织实施,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普通高校体育训练、普通高等教育》。武术与全国传统体育专业体格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2021年版)。

2.体育专项考试时间、地点(含现场确认),以及体育专项考试准考证打印等具体事宜,请关注“中文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文化教育网”,并以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为准。

六、录取原则

1.在文化表演和专项体育表演达到学校最低录取控制分的基础上,根据考生文化表演的比例(折算成100-积分制)和 3:7 的特殊运动表现,并计算候选人。录取分数。具体公式:综合分=(文化分/6)×30%+体育专项分×70%)。

2.根据网上考生填写的志愿梯队顺序,按照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选择子项。综合得分相同的情况下,体育专项得分排名第一。

3.田径比赛分为场地、田径和全能;排球由非免费和免费入场;足球由非守门员和守门员入场;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男女均可报名;其他课程以混合性别录取。

4.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具有一级运动员水平的考生可在学院最低录取控制线下减30分录取文化表演;具有运动员技术水平的考生可被录取 在机构文化分数最低的录取控制线下,录取分数减50分。

七、推荐运动员

申请我校推荐录取的运动员,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总局科教司[2020]155号文《通知》的要求执行。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高校运动员推荐录取工作的通知》。 2021年2月1日至15日,登录“中国体育文教网”或“体育教育联盟APP”中的“运动员输送系统”。

八、学费

体育训练、武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费:7200元/人。学年。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