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前线报料 >

国奥最佳之人竟是中超铁板凳?无缘奥运证明U23政策阶段性失败

时间:2022-12-08 07:56:13 来源:足球天空

最近很多人在问"国奥最佳之人竟是中超铁板凳?无缘奥运证明U23政策阶段性失败",今天足球天空小毅特地整理了关于国奥最佳之人竟是中超铁板凳?无缘奥运证明U23政策阶段性失败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终于结束了!中国国奥队以一种尴尬的方式结束了这届泰国U23亚洲杯,这批97年龄段的孩子们提前和东京奥运会挥手作别,也提前告别了自己的青春,从这一刻起他们可以卸下重重的包袱,开启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国奥的队员们虽然提前结束了冲击东京奥运会的使命,但讽刺的是,回到中超联赛中,他们能够继续享受U23政策红利。这个政策从2017年开始实行到今年将要迈入第4个年头,可以说推行这一政策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东京奥运会,以求这批队员能在正式开打之前得到更多出场机会。现在来看,这不过是有关部门的一厢情愿。换句话说,97国奥在这次U23亚洲杯上的结局,证明了该政策的阶段性失败。

从小组赛的3场较量来看,97国奥和对手比起来并无任何优势。无论是技术、意识还是体能,全面处于下风。首战韩国0-1惜败的比赛,让一部分人产生了错觉与幻想。事后得知,那场比赛韩国队中的很多球员并非主力,且韩国顶级联赛经验不够丰富。反观我们的国奥队中,大部分球员都已经能够凭借政策扶植,在中超获得稳定出场时间。由此看来,与韩国队踢得难解难分也并不奇怪。不过,那场比赛虽然看似场面五五开,但自信观察细节,国奥和对手还是有很大差距。

有人会说,如果没有U23政策,或许国奥队在场上的表现会更加糟糕。但有了U23政策呢?我们的小伙子们也没有表现出高人一筹的地方,甚至连1个积分都没有拿到。所以,U23政策的意义何在?难道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自己一些心理安慰吗?这一政策没有让中国足球在世界大赛中的处境有任何实质性变化,反而炒高了球员的身价,让小队员们在原本应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年纪享受着与其能力并不匹配的高薪和出场机会,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又有何好处呢?

纵观本届赛事,全队表现能够拿得出手的不过2人。一个是第一场就伤退的国安前锋张玉宁,他自小留洋,见识和能力强过其他队友,也是队内最有威胁的进攻队员。另一个就是主力门将,效力于上海上港的陈威。但讽刺的是,他在俱乐部长期被国门颜骏凌压制,中超出场机会不多。反观那些踢了好几年中超的队员,诸如胡靖航、陈彬彬、黄政宇,甚至是已经踢上40强赛主力的朱辰杰,他们的表现又如何呢?想必,所有看了比赛的球迷心里都有数。

多年以来,中国球员浸淫中超联赛,踢着与世隔绝的足球。球迷们总是戏称“中国足球和足球是两种运动”,仔细想来,此话不假。在中超踢球,身边有老队员,有外援,我们的年轻球员普遍无法真正扮演挑大梁的角色,即便能够踢上主力,很多时候也并非硬实力达标,只是主帅在政策和用人方面做出的权衡与取舍。

日本J联赛前不久出台U21政策,这让国内一部分人异常兴奋,认为如日本这般亚洲足球先进国都要参考我国U23政策,再次证明这一决定的英明。这种论调不过是自欺欺人,日本的U21政策是奖励性质,非强制性质。况且,该政策在次级联赛实行,而次级联赛原本就有很多小孩子打怪练级,与中超中甲的政策完全是两个概念。

从2017到2020,U23政策做了调整,也做了改进。但归根结底换汤不换药,实质上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鼓励也好,限薪也罢,终究无法从本质上改变中国球员能力的全方位落后的现实。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