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赛前形势 >

无悔人生,和解自然——老将张亮的赛艇故事

时间:2022-10-07 10:16:09 来源:新华社专区

今天,足球天空小毅给大家分享新华社专区带来的《无悔人生,和解自然——老将张亮的赛艇故事》。

“你参加过几届奥运会了?”记者问。

“算三届吧。”张亮说。

一个“算”字,把记者和一旁闲聊的队友都逗乐了,张亮自己也乐了。这是一个不伦不类的答案,但在这个答案后,其实饱含着很多的往事。

图为8月23日,中国选手张亮在比赛后庆祝。当日,在第18届亚运会赛艇男子单人双桨比赛中,中国选手张亮以7分25秒36的成绩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那还是在10年前,北京奥运会上,作为中国赛艇队重点冲金队员的张亮还是一名20岁出头的小将,当时缺乏经验的他因没能及时出现在赛场,最终被赛事裁判委员会取消比赛资格。随后,该委员会又根据国际赛联的有关规定取消了张亮和队友苏辉的男子双人双桨比赛资格。

从希望到失望的自由落体,让张亮的奥运逐梦之旅开始之前就戛然而止。

“那时候世界杯、奥运会资格赛等成绩都还行,世界杯第四,奥运资格赛第一,奥运会很可能也能冲击奖牌,但人这个东西,不是说十全十美的,像我那时候很年轻,需要成长。”张亮说。

图为8月23日,中国选手张亮(中)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参加本次亚运会的张亮,已经是一名年过而立的老将了,在赛艇这个依靠体能的项目上,年过30的队员能够坚持下来的已然不多。不过,张亮依然将状态保持得很好,他以绝对优势拿到了亚运会男子单人双桨项目金牌,为中国赛艇队巩固了亚洲霸主地位,并为队伍拿到了16年来首枚该项目的亚运金牌。

回想起10年前那个单纯、简单、只知道训练比赛的自己,张亮早已没有恼怒与悔恨,挫折之后往前看,是他一直以来的准则。“从那时以来也没灰心,每天该训练就训练,从没放弃过,然后2009年全运会就拿了两块金牌,碰到困难,碰到任何挫折,一定是说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我告诉自己,我不只是这一场比赛,既然挽回不了,我只能往前走,怎么去做,怎么把自己损失的东西弥补回来,自己的梦想不能灭了。”张亮说。

图为8月23日,中国选手张亮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张亮一直在坚持,2012年和2016年奥运会他都未能拿到奖牌,三个奥运周期下来,“小将”活生生熬成了“老兵”,但张亮依然没有显出疲态,无论是自己训练,还是给队友加油,他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赛艇训练很苦,也很孤独,但跟赛艇打了十几年交道的张亮却并不这样觉得,每天在湖光山色中吹着风,一个人划着桨,对他来说早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赛艇还是任何项目都是比较累、比较枯燥的。但重要的是在项目之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快乐,就是你不能把它当成训练,就把它当成一种健身,好玩,训练就不会累。”张亮说。

张亮开玩笑说平时要是减肥,去健身房还得花钱,这样训练连健身房的钱都能省了。

于是,十几年,就这么一天一天练了下来。

张亮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老将,事实可能也确实如此,在国外,30多岁可能正是一个赛艇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巅峰,所以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张亮,还依然想要抓住青春的尾巴。

“我们这些运动员吃的是青春饭,那你能不能为青春负责任?能不能为你的事业负责任,比方每天早上自己训练,让我懂得抓住机会,抓住青春和时间,不能荒废。”张亮说。

两年后的奥运会张亮还想拼一把,他在中国赛艇队的十几年,也是队伍保障水平和国际视野逐渐提升的十几年,在他刚进国家队的时候,队伍对于运动员的科学训练等等还处在探索阶段,而现在,中国队的保障条件和保障水平已经开始被很多队伍羡慕。

“年轻时候碰到的问题太少了,如果碰多了也就有经验了,比如说训练比赛吃饭,我要是今天下午有比赛,我早上吃什么、我不该吃什么、我喝什么水、我应该提前怎么做准备活动、我怎么让我所有的技能和兴奋度达到一个巅峰,这些都是经验。”张亮说,这就是老运动员的优势,不一定体能比别人强,但是经验和对身体的调动会比别人来得更快。

“这就是运动的一种美,也是一种境界,一种高度。”张亮说。

就在亚运会开始前不久,张亮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作为经常需要出国训练的赛艇运动员,张亮不出意外地没能回家见证孩子的出生。事业、家庭,有时候的确是个两难的选择,张亮想要握住运动生涯最后的黄金期,同为运动员出身的夫人也特别理解。

“再划个十年,我可能就划不动了,所以趁这个机会我再多把握一点,多抓一些机会,多利用下我的青春,去为国家,为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青春来奋斗,来给自己人生一个满意的答卷。”

张亮向老婆道了辛苦,他说,在比赛结束后,会买些小礼物给老婆和孩子。

从小练赛艇,张亮已经与自然和解,因为赛艇运动受环境影响非常大,天气、温度、风向、水流,很多东西都是无法改变的。“环境是改变不了的,方向是改变不了的,水面条件也是改变不了的,但只能改变自己的战术。”张亮说。

记者问张亮,你的身体素质这么好,身高也不错,为什么选择赛艇这么一个有些冷僻的项目?张亮回答:“每一个人都有该做的事情,不可能我们都选乒乓球、羽毛球,你是打羽毛球还是游泳、赛艇,是由很多因素包括身高、父母的基因、体重等等决定的。”

做一份事业,担一份职责,不再年轻的张亮依然单纯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每天训练,勇往直前。

亚运会中国赛艇队保障团队负责人李鹏对于张亮的敬业精神也十分钦佩,他说:“张亮是一个非常自律的运动员,有些时候其他人不在,他就自己热身,他就自己练。我们有的时候早上6点40分左右到,他早早就已经在水上划了好几公里了。”

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已经超过100枚,其实每一枚金牌,后面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顺乎自然,遵从内心,张亮的赛艇故事还在继续着。

2020年东京奥运,张亮将继续追逐着自己的奥运金牌梦想,虽然最终的结果依然是未知,但这个过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

“我们赛艇项目,有人说钱啊、奖金啥的要少一些,但我觉得人和人相比气死人,首先必须保持好心态,我不能说挣什么大钱,但我考虑的是,在这里能不能立住我的小小的脚,能不能在自己的行业找出自己的落脚点,能不能有一个亮点,如果有这个目标,那你就把它做好,把这个事业做好,不管做哪个行业,都要把它做得更精致,精益求精就好。”张亮说。

好了,关于无悔人生,和解自然——老将张亮的赛艇故事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