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足球情报 >

勒夫的德国足球——生于变革 死于执拗【上】

时间:2022-09-09 17:16:13 来源:体坛加

今天,足球天空小毅给大家分享体坛加带来的《勒夫的德国足球——生于变革 死于执拗【上】》。

勒夫担任德国国家队主帅12年来,“日耳曼战车”从只会高举高打,变成了一支能够用地面解决问题的球队。不夸张地说,勒夫就是德国足球的革命者,2014年世界杯冠军是对功勋教练的最好嘉奖。可惜的是,登峰造极之后,勒夫对极致传控足球的执念超过了实用性,2018年世界杯,德国队耻辱性地倒在小组赛,勒夫的战术难则其咎。我们不妨看看,勒夫任一把手的12年间,德国队战术打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或许可以更深刻理解勒夫的内心世界。

巴拉克绝对核心,双中锋效果欠佳

2008年欧洲杯,是勒夫第一次以主帅身份带领德国队出战大赛。他基本延续了球队2006年世界杯的打法,主要以442阵型迎敌。此举并不令人意外,因为2006年,勒夫虽只是克林斯曼的助手,但他主要负责球队战术方面的工作。

克洛泽与戈麦斯,两名当时状态正佳的射手担纲锋线。那时德国的打法还较为粗旷,勒夫的理念在于,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将球送入对手球门。中场中路的两名球员巴拉克和弗林斯,他们也有着不俗的得分能力,远射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中路只有两人,都属于身高体壮、攻守兼备的类型。他们能力虽强,但这意味着德国经常要在中场面临人数劣势,面对4231或是433的球队,两名B2B球员必须展现出很强的统治力,尽管当时的两人均已年过30。勒夫解释道:“当时对我们而言,442是个好的选择,但每个阵容都会有其优缺点,这取决于可供支配的球员类型和技术特点。”

在勒夫的战术体系中,巴拉克是最关键一环。勒夫也承认,这个阵型是为巴拉克量身定做的:“2008 年,米夏埃尔对我而言就是左膀右臂,他球风独特,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在这个体系中,巴拉克拥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他的全面性得以充分施展。

进入淘汰赛阶段,由于双前锋的效果实在不甚理想,未能形成合力。勒夫变阵4231,将巴拉克推上前腰位置,罗尔费斯和希策尔斯佩格等人陆续出现在后腰位置,球队中场更加殷实。踢上单箭头的克洛泽也不负众望,连续两场淘汰赛破门,将球队送入决赛。

决赛中,面对王朝初现的西班牙,德国队虽只输了一球,但场面上毫无机会,球员技术能力根本无法与对手抗衡。瑞士和奥地利合办的欧洲杯,也是梅策尔德等传统德式粗枝大叶型球员的最后舞台。

青春风暴骤起,防守反击造屠杀

由于巴拉克在南非世界杯前意外受伤,只得无奈退出。德国队因祸得福,不用再围绕切尔西中场制定战术,多名才华横溢的新人涌现,球队踢出了令人赏心悦目的快速足球。相比两年前,勒夫的常规主力阵容只保留了拉姆、波多尔斯基、克洛泽等半数球员。其中,弗里德里希的位置还由右后卫移至中路,施魏因施泰格则由两年前的右前卫摇身一变成为球队中场指挥官。

那届比赛,对于一众20出头的年轻人都是首次出战大赛,球队的经验相对不足。勒夫扬长避短,在优先稳固防守的前提下,得球后立刻发起水银泻地的反击。队长拉姆对进攻的推动有目共睹,施魏因施泰格将中场梳理的井井有条,赫迪拉的覆盖面积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前场4人组中,22岁的厄齐尔和20岁的穆勒,这对初生牛犊,分别展示了在反击中完成致命一传和致命一击的能力,配以波多尔斯基和克洛泽两名正值当打之年的老臣。就这样,日耳曼战车的闸门被完全打开,他们先后四球重创英格兰和阿根廷。对于两场经典战役,勒夫回忆道:“这两场,我们在技战术上的表现近乎完美。比赛中,我们将赛前所想全部转化为现实。”

8年过去,至今德国足坛仍有不少人认为: 2010年的德国队是最接近完美的,他们只是尚缺经验,而且运气不佳, 因为,他们半决赛碰到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 战术角度,这支球队还不能完全主导比赛,阵地战中统治力不足,但这是由球员整体风格决定的,快速与控制犹如“鱼和熊掌”,二者往往不可兼得。

虎头蛇尾,勒夫最大战术败笔

又一个两年,德国队的中前场保持了相对稳定,南非世界杯上惊艳世界的新星们成了球队栋梁。仅有锋线发生变化,已经远走拉齐奥的克洛泽,被前俱乐部队友戈麦斯代替。

德国的变化在于后场,拉姆和博阿滕两名边后卫,相较两年前,互换位置,加纳后裔来到顺足右路。帮助多特蒙德拿到德甲两连冠的胡梅尔斯,和两年前担任替补的巴德施图伯走上前台。两人都是脚法娴熟、出球能力极强的中卫,他们对组织进攻的帮助远大于默特萨克和弗里德里希这对搭档。自2010年被西班牙再次技术碾压后,勒夫深刻意识到了控球的重要性。从后向前,层层递进,胡、巴两名年轻人为其提供了人员基础。

加之中前场球员的球风更加成熟,勒夫球队传控流派的雏形初现。身处死亡之组的德国三战全胜,随后轻取希腊,直到半决赛,德国才遇到真正挑战,那便是他们素来畏惧的意大利。

德国人有多怕意大利?从勒夫的战术安排便可见端倪。勒夫令当时还未成大器的克罗斯出任前腰,将厄齐尔挪到边路,代价是将穆勒和状态火热的罗伊斯放在板凳上。此举,勒夫是为了限制皮尔洛,他希望克罗斯和厄齐尔对皮尔洛进行轮番骚扰,采取区域限制,不给“睡皮”过多处理球空间。但这招彻底失败,两名技术型球员很快证明他们并不是那块料,皮尔洛则奉献巅峰之作。因适应对手改变自身的德国队,也没能在进攻中找到方向。

本场比赛,是勒夫执教德国生涯中最大的战术败笔之一。他为自己信任两“书生”的防守能力,和没有派专人贴身盯防皮尔洛付出代价。勒夫也承认,和希腊的比赛,他对前场做了过多人员调整,使主力球员失去了比赛节奏,也是罪魁之一。

主导比赛,传控缔造世界冠军

2014年世界杯,勒夫痛定思痛,不再刻意根据对手情况制定战术,而是一切以我为主,用超高控球率赢得比赛。当然,勒夫能如此自信,他必须有绝对雄厚的人员作为保障。克洛泽、拉姆等年过30的老将尚能站好最后一班岗,86-90德国黄金一代的优秀代表胡梅尔斯、博阿滕等人终于成长为世界一流球星,两代人擦出了最闪耀的火花。

当然,2013年夏天,瓜迪奥拉入主拜仁,也刺激和推动了勒夫的战术改革。加泰罗尼亚人将巴萨的足球哲学带到了巴伐利亚,例如,他经常将司职边后卫的拉姆当作后腰使用。勒夫也将此做法移植到了国家队。世界杯刚开打时,处于十字韧带恢复中的赫迪拉,一直在与时间赛跑,施魏因施泰格的身体状况也不理想。 德国中路缺乏人手,但拉姆出众的阅读比赛的能力,使勒夫的打法得以延续。

8强战对法国,拉姆重回右后卫,一则因为德国边路防守压力大,16强战被阿尔及利亚打爆。另一个原因是,拉姆前4场坐镇中路,给了赫迪拉和小猪喘息和轮换的机会,使他们可以专注应对后面比赛。 从2006年开始,德国队连续4次倒在半决赛或决赛,勒夫认为,球队的“赢家属性”还不够。用极其自信的方式主导比赛,也是德国捅破最后那层窗户纸的重要手段。 一直以来,德国人的比赛方式便以粗枝大叶而著称,勒夫球队以64% 的控球率,决赛击败阿根廷,拿到大力神杯。这像是一场梦,更是一场足球革命。

好了,关于勒夫的德国足球——生于变革 死于执拗【上】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